尼泊爾短宣實習  日期 2023/10/30-2023/11/06

學生 林慕容
10/31-11/2 加德滿都M2M同工培訓,11/3-11/5 赫拉姆布山區藏族巡迴關顧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少數民族宣教的實習,我們這次除了MFCI的團隊外,也有美國的團隊加入我們。大家都超用心的!發揮18般舞藝與神同行。第一天下午的時候有機會和美美牧師一起帶詩歌,我真的很緊張,因為在會場的語言都是需要層層翻譯從中文翻成英文、再翻成尼泊爾話。但感謝主,雖然我的程度並沒有瞬間變好,但是我發現我可以用肢體語言來彌補我的不足。雖然就是個20分鐘的敬拜,但對我來說突破超大的。

 

在講員分享時,有幸可以聽見藏族的牧師分享。原來藏族的佛教徒認為佛教是最和平的宗教,因為達賴喇嘛得了諾貝爾獎。牧師很希望福音可以傳給更多的藏族人。我想到在海拔5000的高山,我什麼都不能做,連當地人都為了福音的緣故被凍死了,很是感傷的。但是卻沒有澆滅這些藏族宣教士的心志。

有一堂課是一位印度的MFCI牧師分享。以前的我對於被逼迫的情形覺得和我好遙遠喔!但在他分享後我好像稍微可以體會了一些。當下全部人為他祝福禱告時,我覺得我好像身歷保羅當時被逼迫時,門徒同心合一的為他禱告,真的讓我很感動,也感謝神給我機會可以參與在禱告中。

 

在剩下的幾天很榮幸有機會進到藏族山裡服事,我們的路程非常抖,都是大石頭路。還在懸崖邊會車,越過瀑布上游,整個車劇烈晃動!但是我覺得很感動,我可以真的親自到前線參與服事。感動的程度更不相同了,更加的佩服這些當地的同工和宣教士。進入村莊後,我們來到了宣教士的夥伴教會,我們聆聽他們的故事,為他們禱告,讓我經歷到這就是保羅的宣教。

 

短宣的最後一天服事,一大早我們就到宣教士的教會進行主日。在當地主日是星期六,我們一群人又搭了1小時的車到當地,教會是在山谷中的梯田裡,大自然真的好美喔!雖然教會只是一間鐵皮屋搭架著,但當地居民仍然很投入在敬拜中。下午我們和宣教士走到信徒的家庭為他們禱告,他們幾乎都是歷經被河水沖毀的家園。最後我們走到宣教士的家進行拜訪,我們的團隊真的很棒,提供一些方式和建議幫助宣教士改良他的產品,一起扶持他、為他禱告,幫他捧場,討論讓他可以用什麼方式繼續進修等,也討論了很多行動的方式來支持當地同工和宣教士,比如讓婦女做編織品我們幫忙銷售,安排教他們實用的中文課程等真的很感動。

 

在尼泊爾的最後一天,我們一大早就離開山區,感謝神!我們下山的時候有機會淺嘗一些宣教的滋味,因為半途中有一輛車拋錨停在我們通行的路上,所有車子都無法通行。我們一群人就下車尋找野地的樹叢屏障廁所,等候中就到溪水邊泡腳吃點心等候著,就在我們自娛的時候,我們看到有人在搬石頭準備開出一條可行駛之路,我們在泡腳的一行人,有志一同,動起身、穿上鞋,就過去幫忙。或許是因為看到我們這些外國人也加入吧!所以本來和我們一樣被卡在路上還在想辦法的當地人也加入了我們,最後我們的車子順利的通過了!這真的讓我見識到神的大能以及團結力量大,這個經驗真的堅固了我,我真的好榮幸可以參與在這樣的一個團隊喔!

 

如果說這次短宣對我來說最大的幫助是什麼的話,我想應該是讓我確定我之後的近期方向了吧!如果以後畢業了,我想MFCI會是第一個我想合作的對象,我也想成全更多宣教士,以及有一個健全的遮蓋。這真是一趟很有愛的宣教實習。

敬愛的宣教夥伴們平安💪🏼
本學院創立實用跨文化宣教學博士班課程,提供宣教碩士生進階學習的機會,同時也歡迎正在宣教禾場服事的宣教夥伴們,提供再職進修提升事奉技能的機會。
👉🏼即刻起開放報名~📝

😀報名步驟:

  • 請先上網填寫【申請入學報名資料】,網址:https://forms.gle/BqoZN9dgyYuucDz19
  • 任何問題,可依循以下方式聯繫~
  • 上班時間為週一至週五,08:30-17:30
  • 學務主任 : 陳秀美牧師
  • 📞電話 / 傳真04-2235-8286 / 04-2237-0024

2023年9月16日實體課程&招生說明會
學生 潘冠銘

 

過了後疫情時期,神學院實體招生會終於正式開啟了,幾位在不同國家的同學們也同步上線參與這個招生會。我在馬來西亞看到生氣勃勃來聆聽的各教會牧者、同工們踴躍參加,跨文化宣教這個神賦予的使命,讓一代傳承一代,注入新的血輪,就如耶穌在馬太福音9:7「於是對門徒說:要收的莊稼多,做工的人少。」福音的宣教士永遠都不夠。

 

第一堂是由美景牧師所主講的「教牧輔導原則」開啟這次的課程,雖然牧者宣教士要在不同的地方做教導、牧養的事工,但是必須用聖經以神為本的輔導。宣教就是拯救心靈失喪的人,以安慰、造就、勸勉的話語,用聖經的原則,同理心來陪伴傷心的人,而不是高高在上用聖經的話來刺傷需要幫助的人。牧者的服事要包含祈禱、傳道、醫治、以及勸勉。牧者所必須具備的職責:供應者;保護者;教導者;引導者。就像主耶穌教導我們的一樣,主耶穌是關心全人的健康,無論是靈命、心裡和身體的健康。以基督心為心,專心聆聽對方,適時關心與回應,設立界線(尤其是異性輔導,不私下同處一室),而且要守密,尊重人的隱私。適當的陪伴,將所需要的禱告交託給主。輔導者本身無法處理時,必須向上或是向更專業的牧者同工求予協助,不要讓自己也陷入困境中。輔導者也是會有軟弱的時候,要時時刻刻藉著禱告,多多學習進修,充實更多的知識,也要有適當休息的退修會親近神,向神求保守我們的心懷意念。

 

宣教士真的不是人幹的,不是只有專注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上,而是要全方位的,幾乎24小時待命,不管被差派到哪一個地方,就要馬上適應,馬上銜接當地的文化習慣,靠人不能,靠神凡事都能。被差派出去之前,就必須先學習各樣的技能,就算不是萬事通,至少也要有整合的能力。勞牧師教導的10商:IQ智商;EQ情商;AQ逆商;MQ道商;DQ膽商;FQ財商;MQ心商;WQ志商;SQ靈商;HQ健商。再結合社會、國家的八座山(八大領域)1.藝術、娛樂、體育。2.工商、經濟。3.教會、宗教。4.傳媒。5.教育。6.家庭。7.政府。8.宣教。讓福音進入每一個領域,才能打破各種攔阻和藩籬,完成屬神的國度。宣教前勢必需要事先預備的,不是靠著自己的衝動,乃是要明確神的呼召,回應神的呼召。一位宣教士是平時就要有靈修的生活,常常被聖靈充滿,有謙卑順服的心。宣教不是單打獨鬥的事情,要有教會的遮蓋、支持、成全、代禱、家人的支持,事先了解認識所要前去的禾場。平時就要有傳講福音的習慣,以主耶穌的馨香之氣來服事人。平時多關心世界各地宣教事工的訊息和需要,與牧者、同工和有宣教異象的人彼此分享宣教的事。宣教是團體的事,不是個人主義的表現,凡事以所差派的教會、差會為中心,將一切榮耀都歸給神。

 

當我們真正進入禾場後,會遇到很多都是新鮮的,未曾看過聽過的,甚至聽過與實際所看到的不一樣。各地方語言不同,生活習慣不同,文化不同,膚色不同,我們要有順服的心,順服當地的宣教士,或是團隊的領導。因為在少數民族地區,不同文化地區,會有未知的潛在危險,不要造成團隊或是宣教事工的負擔。萬一有任何狀況發生,不要驚惶失措,隨時反映給主責領導人,不清楚人、事、物的地方就多看、多聽、多問,凡事以善為出發點,以基督的眼光來看待。要清清楚楚地知道今天宣教的目的,知道自己的定位,學習使自己更堅強壯大,用僕人謙卑的心來服事。耶穌以道成肉身來到這個世上,我們都要成為小基督,因為人和神都在看。

 

這次睽違已久的實體招生會,會中雖然有許多的插曲,如沒有講員與power point的分割畫面,講員的專用mic收音,影音的控制,造成線上觀看者有些不清楚的聲音和畫面,感覺有些混亂。被邀請者本是希望了解整個少數民族跨文化宣教神學院和宣教中心的近況歷程,卻沒有任何完整的報告,只是針對招生課程內容設計和教導,使得受邀者還是不清楚整個宣教中心的狀況,實屬可惜。但是也看到神所呼召來的,源源不斷的禾場工人,讓大使命的事工再往前邁進。

 

2023年9月16日實體課程&招生說明會

學生 陳皓翔

 

這是睽違已久的實體課程,挺高興的,除了能見到老師以外,同時也能與同學們相見,真的是挺不錯的。這次的實體課程中的主題也不錯,從一開始的教牧輔導原則中,學習到對於在牧養時該如何的陪伴與諮商,其最重要的是不要習慣性地,以自我的感受去輔導與協談,而是要更多的聆聽並且不要多做判定與評論,更多的是真實認真的去理解對方心裡真實的感受。

 

接下來就是勞如麟牧師的兩堂課(聖經宣教神學與全方位的宣教士),這兩堂課確實讓我學到不同的角度來看宣教這件事,也能更加清楚知道宣教事與宣教士的認知與定位,從聖經中來看見對於宣教的教導與宣教士應有的十個特性,真的讓我重新認識宣教。

 

同時還有司建成牧師的宣教前的預備,這一堂課很特別,其實最重要的是在宣教前,我們個人必須清楚自己是否真的有在傳福音,而不是只是為了宣教而去宣教,而是平常我們就應該要有傳福音的習慣與經驗,因為這是奠定我們在實際外出宣教時的養成與定位。

 

再來是乙晴牧師的這堂課(跨文化宣教禾場之事奉態度),而這堂課其實比較吃重一點,因為其主要是要教導我們在於宣教的態度,無論是對於內在的預備抑或是對於外在的預備,其實都是非常重要的,要有一個謙卑順服與眼觀四面,且耳聽八方的態度真的不容易,因此在平常的自我靈修與裝備學習上就必須要先有足夠的訓練,因為宣教不單是個宣教,而是一場屬靈的征戰,因此在平常的預備與訓練就非常重要。

 

最後,我想說的是,這次的課程學到挺多的,並讓我重新認識宣教,謝謝學校與老師們為我們的預備,謝謝你們。

 

2023年9月16日實體課程&招生說明會
學生 林慕容

這次的開學典禮讓我十分期待!!所以當得知可以見到實體的大家時真的很感動!也希望自己的妹妹可以更多的被上帝得著,知道自己可以為主做什麼,所以禱告後就決定為她奉獻車票錢並邀請她一起來上課,事後我覺得這一切非常值得!

開學典禮中,印象最深的當然是能和同學一起上課,一起吃飯認識彼此(這是我第一次上實體課)。也真實地體會到以前上實體課程的同學真的很不簡單啊!需要千里迢迢遠搭車來上課又回去,精神和體力都會消耗很多,一整天上完課下來還真的是很累呢!不過實體課和視訊課各有優缺,我覺得只要能更認識神都是很棒的說!

 

在課堂中聽到比較深刻的消息是「台灣是派出最少宣教士的國家」,我是覺得挺難過的,因為福音進到台灣也有百年的歷史了,但是因為福音願意出走的卻不多。以前常在教會聽到宣教士來募款,我以為宣教士很多,殊不知原來比例不高。這樣我又思考,基督徒的任務到底是什麼呢?我們怎樣才算是完成任務呢?這個問題在上課的期間一直讓我反覆思考。很值得開心的是,神的話很快就浮現在我的腦海裡,保羅說那美好的仗他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他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他已經守住了。因著這句話我想,當我們重視福音時,我們也已經走在主的真道上了。

 

課堂裡我很喜歡牧師分享的一句話,他說如果我可以幫助一個人信耶穌,那個人去和1000個人傳福音,也就夠了!這句話有戳中我的心,因為我不是一個,一下子可以跟很多人傳福音的人,我是屬於建立關係,然後再和對方深入聊信仰的人,甚至陪伴人更多的認識神,也是我比較擅長以及神特別讓我遇到的,所以我總是和神禱告,願神使用任何我傳福音或陪伴的對象,讓他們的生命也可以因著神影響更多人來看見上帝的美好。

 

課堂中有一件事讓我眼睛為之一亮,就是聽到牧師分享他競標了一本希伯來原文聖經,這個部分超吸引我,我也覺得超酷的!!!自從我更多的讀聖經後,我就很渴望可以讀到更貼近原文的譯本,甚至花時間去學希伯來原文,就是希望可以更深度的瞭解神在那個時空背景下,真正想闡述的到底是什麼。真的是很值得用一輩子的時間去了解。期待有機會可以看到牧師的珍藏品。

 

第二堂課牧師教的”十商”,其中有三個商對現在的我特別有感觸。第一個是健商,因為這陣子剛好遇到要準備下個月去尼泊爾,所以從確定要去的時候,我就開始鍛鍊我的體能和籌錢。雖然偶爾有運動的習慣,但是還是不能小看當地的地形及海拔,我的腦海裡時不時就出現之前修課時勞牧師說,要鍛鍊身體。所以我特別去買了鉛塊綁在腳上,在運動時使用。我覺得腳力的部分有慢慢地越來越好,我的家人也說我的腳變結實了!但是臂力的部分,因為從未訓練,所以就在鍛鍊初期就拉傷了~變成每天都要去復健,然後開始懷疑人生,哈哈。但感謝神,我受傷的部分現在有恢復不少。第二個是財商的部分,也真的不容易,雖然我有在工作,但我認為在台北生活真的是很難,高租金高消費,和中南部比起來就貴了一倍。我是一個很省錢也喜歡存錢的人,在北上的前一年根本就是薪水和生活的一切開銷打平,直到第二年我才能每個月存1千到兩千元。但很感謝神,上帝讓我這次的三節獎金變多了,剛好可以用在尼泊爾的機票上,覺得上帝真是太奇妙了!至於剩下需要的費用幸好我之前就有存錢,就剛好用上了!不過這也讓我深深的體會到牧師說的,宣教是很耗錢的行業。最後一個是膽商,我真的覺得自己平時遇到不公不易的事情很有膽,但是說要和家人分享,我要去尼泊爾的事情就很沒膽。但是很開心聽到司牧師說他其實也是沒膽,但是他可以看起來勇敢是因為他完全的依靠上帝。我很開心開學日可以親自的看見這些宣教前輩,聽他們的分享,知道我覺得困難的事情他們也遇過,但他們成為我的榜樣,讓我知道依靠上帝可以和他們一樣,成為神的精兵。

 

2023年9月16日實體課程&招生說明會
學生 林阿蘭

這次實體課程,對宣教有個更深的認識!還有幾位在海外的學員一起參與,好特別呀!透過課程的說明、分組討論,看見學員們都對這次課程充滿了期待~

 

好多學員都期待透過這次的課程,可以重新認識宣教,也能夠知道自己在大使命中的責任和角色!盼望這次的課程,可以祝褔每一位參與的學員!

願上帝親自祝褔、帶領我們一起學習上帝的心意!
神所揀選的人,從來就不是已經預備好的人,但必須是與神有連結、敬畏神的僕人。而是先求神的國神的義,明白神的心意,不看自己的禱告微小,先單單獻上自己的心意所以每一件事情,每天都要停下來尋求神的心意,尋找神與我們同工的記號。尋求宣教也是如此,若我們一昧地用自己的想法做決定,也很容易把榮耀歸於自己,那便是驕傲了。

 

在第部分(聖經宣教學)課程中我學習到聖經中有關神對宣教的心意,還有我們參與宣教的責任。我開始思考,在宣教這件事上,我能做什麼宣教前的預備,我們的神本是宣教的神,在歷世歷代中,差遣著祂的門徒們宣揚福音。我們的主耶穌自己本身就是跨文化宣教的最佳典範,離棄天上的榮華、降世為人、道成肉身,住在我們中間。

 

宣教前的準備?

一、要有神國的眼光。二、得著聖靈的能力。

(撒迦利亞書4章6節)他回答我說:「這是耶和華指示所羅巴伯的話。萬軍之耶和華說: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

三、迎接耶穌的再來。四、付上禱告的代價。

(歌羅西書4章2節)保羅說:(你們要恆切禱告,在此警醒感恩)。

3節也要為我們禱告,求神給我們開傳道的門能以講基督的奧祕我為此被捆鎖。宣教最看重的還是你有沒有呼召?有沒有為神火熱的心?因為當你這些內在的原動力都充足了,上述的條件自然而然都會一一到位。此外,宣教士並不是聖人,也會有缺點、會不足,然而你相不相信當你有缺乏但又帶著願意的心出去時,神總會為我們預備(羅馬書8章28節)我們知道,上帝使萬事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就是他按照自己的旨意呼召的人都得益處。祂會差派天使天軍幫助自己,也會量給自己夠用的資源與人脈,讓宣教事工在團隊合作下完成。耶穌花了三十年的時間謙卑地學習猶太人當時的語言、文化和傳統,只為了三年的事奉。今天的世代,神仍然呼召並差派工人進入未得之地,去使萬民作主的門徒。

 

看到從未見過的同學,學長對學弟妹服事的態度是在線上課程感受不到的。

個人主觀上有了神的感動後,就要花時間尋求神在客觀環境上的印證。在等待的同時,可以非常積極地裝備自己,而不只是消極地等待時間來到,以為我們在「等待」神,其實是神在「等待」我們,「等待」我們準備好。

 

輔導是充滿愛的事工(帖撒羅尼加前書5:14節)弟兄們,我們勸你們,要警戒不守規矩的人,勉勵灰心的人,扶助軟弱的人,對眾人要有耐心。用更多的陪伴,貼心地聆聽他們的生命,真誠地為他們禱告與欣賞學習他們的文化與生活。因為有需要的人帶著各種問題前來,有智慧的人必須在愛裡有很強的適應力。學語言、文化、適應環境和當地的生活型態。我覺得學習語言的過程很有趣,極需要耐心和謙卑的態度去克服。當上帝給我另一個眼光看世界,每天都有新的恩典,只要用心,都可以體會得到,只要感恩,都能持續經歷。

 

在跨文化的環境中生活有許多挑戰,宣教本身即是投入在強烈的屬靈爭戰中,是親身經驗其中的人才能體會的。這是一條不太一樣的路。然而,宣教士並非特別屬靈或有能力的人,我們大多只是平凡的人,沒有什麼特別可誇的,全是因恩典的主才得以進入並享受跨文化宣教的豐富與祝福。但願更多的弟兄姊妹於感受呼召之際,都能以真誠的愛和單純的信心回應那份來自天上的感動,竭力順服主的引導與帶領,領受主耶穌所應許的豐盛生命、見證祂愛世人的心腸與國度的榮耀展現。

 

跨文化宣教,就現今世界人口的流動性來說,已不再需要離開本地都可以接觸到不同國籍和文化的人。打破因為不認識而帶來的恐懼,放下自我的優越感(也可能是自卑感),用上帝的眼光去看周邊的人,欣賞而不是爭競,這讓我們接觸到的朋友,理解和感受到福音的整全性。我們不是硬推銷福音的好處,而是藉對話和關懷服事,跟對方建立互信的關係,我們只好藉禱告交託給那差派人的主。在策略視野的課程中,我看見這世界面臨的各種需要,也讓我思考面對這些需要,我能做些什麼事來回應需要。

 

看見別的美好見證,所帶出來的福音影響力,我期許自己能夠做些事情來讓別人蒙福。感謝學校為我們準備了這麼好的宣教前課程,讓我們可以在實際去宣教之前就先接受合適的裝備,似乎超越我原先所想的,也讓我們對宣教有個整全的認識。在上課前,我並沒有想到我可以學到這麼多寶貴的知識和經驗,老師也在課後與我們對話,真的是好難能可貴的機會呀!希望更多教會弟兄姊妹看見宣教的需要。雖然沒有一個事工是輕省的「回應神的呼召」不再是與我無關了。不論是牧者或是弟兄姐妹,都要一起努力更多看見宣教的需要。願神大大使用我們的事工,裝備更多的弟兄姊妹參與大使命的行列。

© Copyright - MFCI少數民族宣教中心
- design by Morcept